
Kiro开放公测:AI编程谁都会,能帮你上线才叫AI IDE
Kiro开放公测:AI编程谁都会,能帮你上线才叫AI IDE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写了几个prompt,很快就构建出一个能运行的应用程序,感觉像变魔术一样。但当你真正想要将它部署到生产环境中时,却发现困难重重。而擅长Spec-Driven Development(以需求为导向的开发)的Kiro,就是这些问题的正解。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写了几个prompt,很快就构建出一个能运行的应用程序,感觉像变魔术一样。但当你真正想要将它部署到生产环境中时,却发现困难重重。而擅长Spec-Driven Development(以需求为导向的开发)的Kiro,就是这些问题的正解。
辣个前端时间爆火的腾讯云代码助手-CodeBuddy。最近出IDE了,还是叫CodeBuddy(不是插件),跟之前的Trae一样,目前先发布的是国际版,codebuddy.ai。现在除了海外的以Cursor为代表的AI IDE之外,国内大厂(字节、阿里、百度、腾讯)纷纷都发布了自己的AI IDE产品。
上个月,微软分享了将 VS Code 打造成开源 AI 编辑器的计划。今天,微软在 VS Code 官网表示已经达成了第一个里程碑:GitHub Copilot Chat 扩展程序现已在 GitHub 上根据 MIT 许可证 开源。
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涌入 AI Coding 赛道。
留给 Cursor 一枝独秀的时间不多了, 上周被 Anthropic 推出的 Claude Code 背刺,悄悄取消了500次的Agent对话限制, 这周又匹配上了新的对手, 出道两年半,带着插件时期积累下来的编程痛点,Comate AI IDE 来了!
人在百度 AI DAY·文心快码现场,见到了久违的小度熊,现场跳起了星奇摇。
GitHub Copilot大约是在2021年夏天发布的,那时它真的非常惊艳,一发布出来就感觉像是魔法。
“多强迫自己和 AI 对话,少埋头写代码。”
我总是对工具保持警惕。真正有价值的工具应该像好的助手一样,它们存在于背景中,却能显著提升你的能力。对我来说,Obsidian和Claude就是这样的存在——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前些天,字节跳动的 AI IDE 产品 Trae 上线了国内版本,其具备「中文语境深度适配 + 全功能免费开放」的双重杀手锏,一上线就收获了不少支持者。全网一片夸赞,很少能看见批评的声音。